本網訊 日前,2024-2025年度“十佳師德标兵”名單揭曉,會計學院夏喆、法學院張功、統計與數學學院楊珂玲、金融學院孔月紅、信息管理學院靳延安、信息工程學院王金庭、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王瓊、工商管理學院汪利虹、低碳經濟學院程思、學生工作部(處)崔瑾獲評。
據悉,為進一步弘揚崇高師德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引導教師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學、以德施教,增強教師職業榮譽感,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,學校每兩年舉行一次“十佳師德标兵”評選。
會計學院 夏喆
夏喆老師始終秉持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”的教育初心,将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,在荊楚大地上書寫着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擔當。
深耕教學改革,構建育人新體系。作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審計學建設負責人,他帶領團隊調研行業趨勢,整合資源優化課程,引入案例教學等模式,構建特色課程體系。作為省級優秀教學基層組織負責人,定期組織教學研讨等活動。主持多項省部級教研課題,發表多篇高質量論文,牽頭構建“價值引領、産教融合、數智賦能”三位一體培養體系,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學,推進産教融合與數智賦能。多次獲校級授課大賽一等獎、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,以及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榮譽。擔任班主任和研究生導師期間,秉持“亦師亦友”理念,制定個性化方案,鼓勵學生參與學術與實踐活動,近三年指導研究生參加公務員考試的通過率達50%。
推動科研反哺,實現教研相長。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課題30餘項,出版專著2部,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0餘篇,研究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。将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,開發特色課程并融入課題案例。近三年指導40多名學生參與省、校級項目,完成調研報告12份。與企業聯合成立研究生工作站,讓學生接觸科研實踐。
深化産教融合,服務區域發展。在智力支持方面,他作為省财政廳績效評價專家,主持完成政府課題40餘項,構建三維評估模型,推動省級财政建立動态調整機制,3份報告獲評A級。在标準化建設上,他協助制定的省級地方标準填補了省内空白,開發的方案取得良好效果,4份決策咨詢報告獲省級領導批示。在校企協同育人方面,他與業界機構共建實踐基地,構建全鍊條培養機制,創新“學期分段式實習”模式,基地年均輸送實習生120餘人次,32%的優秀實習生獲留用。在人才培訓上,他結合理論與實踐教學,近三年為行業培訓骨幹500餘人次,并獲評湖北省先進會計工作者。
法學院 張功
張功老師積極組織學術會議,代表學校在多個學術場合發聲,推動學科發展,相關成果受到省内外同行高度評價,為學校赢得廣泛社會認可。
深耕專業,創新育人。主講《中國法制史》《刑法學》等課程,構建了“曆史脈絡+法典演變+案例解析”的教學框架。開發《謀略學》《犯罪學》等跨學科公選課,組織模拟法庭辯論,強化知識應用能力。連續三年入選“學生最喜愛的經院老師”,兩次獲校級“授課質量一等獎”,九次獲評“湖北省優秀畢業論文指導教師”。
融合法治教育與人文關懷。秉持“法治教育與人文關懷融合”理念,組織“法治與社會”等主題班會,創設“師生共讀計劃”。設立“考研加油站”,助力150餘名學生考入名校。近三年指導學生發表學術論文8篇,帶領學生團隊獲“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”省級一等獎2項、“挑戰杯”省級二等獎1項。
以研促教,反哺育人。發表中國法制史、刑法學相關論文六十餘篇,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2項、省社科基金項目4項,參與國家社科基金2項。出版《法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》《武漢地方法治發展史》(兩卷九十萬字)《東漢通史》(兩卷八十萬字,國家規劃出版項目)等九部學術專著。
統計與數學學院 楊珂玲
初心如磐鑄師魂、匠心育人結碩果。楊珂玲老師始終堅守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堅持“四有好老師”“四個引路人”和“四個相統一”要求,自覺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。在擔任統計系黨支部書記及系主任期間,獲評校級“優秀共産黨員”。近五年,4次獲評教學優秀和年終優秀,學生評教均在前30%;作為第一指導教師,認真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,獲國家級獎項4項、省級獎項7項;作為核心成員積極參與統計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,建設1門省一流本科課程,2024年榮獲教師教學創新大賽(思政組)三等獎。
學術攀峰破壁壘,成果賦能育新人。十年來,先後公開發表三類(B級)及以上論文7篇,出版專著2部,獲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;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7項,其中國家社科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各1項;主持廳局級及商務廳、環科院等課題10餘項,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水專項、環保部重大公益課題等課題10餘項;撰寫的研究報告被副省級以上領導簽批4篇,采納7篇。五年内指導學生獲批校科研立項3項,指導5人次獲評校優畢業論文,她本人4次榮獲校級“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”稱号。
職海領航鋪坦途,匠心築夢啟未來。共擔任兩屆統計學專業班主任,始終踐行“用愛和格局影響學生、用智慧和專業引導學生”的理念。通過分類管理促就業的舉措,學生就業率均高出學校目标值。2023—2024年,連續兩年榮獲校級“先進班主任”稱号,并獲評“就業工作先進個人”。
金融學院 孔月紅
27年從教路,以“唯願做個好老師”的職業夢想,凝聚團隊攻克保險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、拿下保險專業碩士學位授權;用“笨辦法”陪伴一屆屆學生成長精進不休,三尺講台的堅守與創新。孔月紅老師持續探索專業課程線上改造和智慧課程建設,打造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和2門校級線上開放課程。主編的《風險管理與保險》教材被列為校級數字教材培育項目,主持的2項養老金融課題成果轉化為4篇論文,通過“保險大講堂”反哺課堂。她指導青年教師斬獲教學競賽獎項,受聘為“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助教導師”和“教師發展師”。
以生為本,全程陪伴的育人實踐。孔月紅老師謙稱自己是保險系的“助理輔導員”,卻将這份自發的責任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鍊條。她與輔導員合作,保障保險專業近年就業率全部達标。指導學生參加科研立項、“挑戰杯”等競賽,每年都有學生獲國家級、省級以上獎勵或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,或獲評優秀學士學位論文。她連續多次獲評學校“優秀教學獎”“優秀本科生導師”和“優秀畢業實習指導教師”。
聚力攻堅,專業建設的破冰者。2018年從境外訪學回國後,孔月紅老師把争創“國一流”和争取專碩點作為目标。以黨建破題,作為“雙帶頭人”,她聯合湖北省保險學會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,建立黨員教師“一對一”就業幫扶機制,組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,帶領黨支部獲評校級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,系部獲評“優秀基層教學組織”。她帶領團隊打磨申報材料至深夜,推動保險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,成功獲得保險專業碩士點授權。
信息管理學院 靳延安
愛崗敬業,以德立身。始終将愛崗敬業作為自己的職業準則,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,以極大的耐心和愛心努力影響學生們的一生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诠釋了“愛生如子”的深刻含義,被同學們親切地稱他“靳叔”。先後在集體場合講“立德樹人”40多次,進行個人談話100多人次。他所帶的信管1941班中,42名同學遞交入黨申請書,6名學生被發展成共産黨員,班級多次榮獲學校“先進團支部”和“先進班集體”稱号。他榮獲“班主任标兵”“先進班主任”等榮譽稱号3次。
研精覃思,以智啟航。邀請行業專家、企業高管、優秀校友等為學生分享行業動态、職業規劃、人生經驗等。積極帶領學生開展智慧助老、市場調研、課題研究等活動,幫助12個社區1000多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事迹相繼被新華網、荊楚網、今日頭條等媒體報道。擔任信管1941班班主任期間,20人考取國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,6人考取公務員和事業編,6人到大型國企就業。
教研融合,建言獻策。以智慧養老為“經”,以産教融合為“緯”,織就了一幅“課堂紮根産業、理論破解難題、建言反哺民生”的育人圖景。6年來,圍繞“養老”主題,指導學生參加8個教育部A級以上學科競賽,均獲得省級以上獎項。以紮實的IT理論功底為“手術刀”,直指養老“服務監管”“效率低下”等痛點,獲得政府揭榜挂帥項目50萬元資助,實現了AI智能審單。作為湖北省首批養老服務專家,參與了省養老“十四五”規劃、省養老供應鍊平台的建設工作,兩度在省政協月度協商會上發出經院強音,1篇建議報告被列為省政協集體提案,4篇被正省級單位采納,1篇獲副省級領導肯定性批示。
信息工程學院 王金庭
深耕教學三十載,引領學子築根基。從教31年來,王金庭老師堅持以生為本,努力成為“真學者,好老師”。教學中做到作業100%批閱、實驗100%驗收、學生問題100%答複。作為課程和教學團隊負責人,年均課時超500學時。因材施教,針對學生專業認識不足等問題,利用課餘時間開展專業教育,教學評價長期名列前茅,為學生後續專業學習打下良好基礎。
堅守初心始與終,助力學子發新芽。作為學校電子設計大賽和藍橋杯電子類等A類學科競賽負責人,他幾十年如一日,利用寒暑假和周末開展競賽培訓,每年義務授課超100學時,競賽受益學生超1600人,獲得國家級獎項80餘項、省級獎項600餘項。
不問收獲甘奉獻,呵護學子結碩果。作為專任教師,他始終以學生利益為先,共指導國家級、省級、校級大創項目16項,指導學生科研項目30餘項,獲評優秀學生科研指導老師。積極指導學生考研,助力多名學生考上理想大學。擔任班主任期間,開展“晚講評3*3演講活動”,所帶班級升學率、就業率均位居全校前列,被評為班主任标兵,并多次獲評校先進班主任。
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 王瓊
作為教育工作者,王瓊老師懷揣對教育的敬畏與熱愛,在平凡崗位踐行教師本分。回顧教育經曆,她深知教育之路漫長,仍需不斷學習提升。
教育初心是在學習中成長。2002年入職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工商管理學院,開啟教育旅程。2019年被公派美國波士頓大學訪學,深受國際前沿教學理念啟發,回國後将其融入教學實踐。2020年調至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,主講企業沙盤推演、Python商業數據可視化等數字化課程,不斷更新知識體系以适應時代需求。
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。她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法,融入前沿科技手段。2020年起參與省級一流課程《經營管理綜合仿真實習》建設,申報并完成省實驗教學課題《團隊學生畫像研究》,将成果應用于課堂,并獲2024年“名師課堂”稱号。通過教學案例和實踐項目激發學習興趣,鼓勵學生主動探索。
育人工作是以導師身份為紐帶。以導師身份為學生搭建成長平台,利用學生時間差組織跨屆交流,引導高年級學生分享就業、考研心得,自費創建交流場景等。所帶多位畢業生早早落實工作并深入了解崗位,讓她堅信教師需堅持傳授知識與指導職業發展并重。
科研探索是以課題為依托。研究方向包括營銷管理、Python數據分析等,并與教學緊密結合。注重培養學生科研能力,利用課題組建跨院系科研小組,通過騰訊會議講解數據分析方法與科研思路,強調職業規範與AI時代素養。主持和參與多項省級教研課題與廳局級項目,主編參編《營銷策劃》等教材,發表論文十餘篇,獲全國經管類實驗教學案例管理類一等獎,多次獲評優秀班主任與本科生導師。
工商管理學院 汪利虹
二十七載講台春秋,二十三年黨齡淬煉,汪利虹老師以“思政鑄魂、産教融合、專業創新”的特色育人實踐,诠釋新時代高校教師的使命擔當。
紅色基因鑄師魂:做思政育人的點燈者。始終秉承“教育是國之大計”的理念,在省級一流課程《物流管理學》《供應鍊管理》等課程中,結合順豐鄂州花湖國際機場、武漢陽邏國際港等案例,與發展新質生産力、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有機融合,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。
産教融合破壁壘:做教育改革的追光者。深耕“産學研訓賽創”六維融合培養體系,推動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升級。推動學院與九州通共建“冷鍊管訓班”、開辦順豐人才班, 聯合企業高管、技術專家、專業教師開創《冷藏保鮮技術》課程多師同堂教學模式,獲4項教學成果獎。
專業攻堅攀高峰:做冷鍊教育的拓荒者。作為教育部首批國家級虛拟教研室試點項目的本校負責人,搭建與全國物流專業主流高校合作交流平台,積極推進物流類專業特色發展和“新财經”轉型,顯著提升專業影響力。帶領團隊獲批物流管理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,牽頭申報獲批省内高校首個供應鍊管理專業,主編《冷鍊物流管理》教材惠及全國百餘所高校,被推薦參評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教材。
匠心育人守初心:做學生成長的擺渡人。與企業導師共同開發“能力畫像”系統,指導學生獲國家省級獎項10餘項,為物流業輸送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。依托湖北物流發展研究中心,帶領學生參與完成《供應鍊創新與應用項目》《湖北“十二五”農産品冷鍊物流發展規劃》等項目,并被政府部門采納應用。
低碳經濟學院 程思
以科研為筆勾勒碳市場創新軌迹,以課堂為田播撒“雙碳”夢想,以擔當為責勇立綠色潮頭,程思老師在科研、教學、育人與社會服務中積極踐行青年教師擔當。
潛心科研,在前沿領域深耕不辍。她對碳市場、能源轉型等前沿領域保持敏銳洞察,依托碳排放權交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資源,與協同單位開展高水平合作。發表高水平中英文論文14篇,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3項課題,2項碳市場研究成果分别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、湖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。在中國社會科學網和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的文章獲較大社會影響力,獲校級“青年崗位能手”稱号。
科教協同,賦能教學質量顯著提升。她将科研成果轉化為育人資源,構建“碳交易”課程體系,其中的《碳排放權交易概論》被認定為校級一流本科課程。她開展教學創新,采用“混合出新、虛實結合”的教學方法,獲2023年校級教師教學競賽課程思政組一等獎,主持校級課程思政示範項目和教學研究項目,參與國家級虛拟仿真實驗一流本科課程等項目建設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全球主要碳市場制度研究》獲湖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,參與撰寫的《碳市場經濟學》成為專業選修課核心教材,《生态文明建設導論》将作為全校通識必修課教材出版。
立德樹人,培養學生專業、實踐和創新能力。所帶班級學生多次獲各類獎學金,班級獲評校級“優秀班級”,本人獲校級優秀班主任稱号。指導本科生在國際SSCI期刊發表論文,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重點項目1項、國家級一般項目1項。指導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等競賽中獲國家級獎項2項、省級獎項5項。所帶學生獲許建國教育基金等榮譽,本人獲評校“優秀本科生導師”。
服務社會,在“雙碳”征途勇扛使命。她以較強的科研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推動綠色低碳發展,形成的研究成果《關于湖北省打造全國碳交易核心樞紐的問題及對策》獲湖北省副省長批示,《湖北省碳達峰保障機制研究》被省生态環境廳采納。她身兼武漢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、湖北省金融學會綠色(科創)金融專業委員會委員、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“雙碳”領域專家講師等職,為綠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建言獻策,參與綠色金融研讨,努力提升社會各界對碳市場與“雙碳”戰略的認知和實踐能力。
學生工作部 崔瑾
以德立身,深耕思政教育“責任田”。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,堅持黨建引領,創新“黨建+實踐”模式,連續四年組織學生黨員開展基層調研、紅色研學。指導學生參加“我們這十年”活動獲評主題視頻三等獎,黨支部在學校“支部好案例”展評中獲優秀獎。打造“青年學習我來講”課堂,策劃“晚講評主題教育”品牌。以“四心”為準則,五年來堅持開展“一對一”談心、精準幫扶學生。
以生為本,築牢精細管理“基本功”。立足“精準滴灌”理念,打造“啟航・護航・領航”全周期管理機制。新生入學階段設計“五個一”築基工程,編撰《班主任帶班指南》成工作範本。聚焦班級建設品牌化,打造“戶外情景晚講評”,策劃的特色班會案例獲學工處轉載,所帶班級蟬聯校級“先進班集體”“十佳團支部”,6篇育人案例入選就業典型案例。
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課”實踐品牌。連續4年帶隊參加暑期實踐,并獲評優秀指導老師。指導“老有所學、智慧助老”志願團開展活動,項目獲湖北省“共同締造・社區計劃”銅獎。指導志願團入選2024年“少年兒童安全守護計劃”,推動學院與周邊社區簽訂共建協議,形成“社會需求—專業輸出—成果反哺”的良性循環。
以研促教,探索育人創新“新路徑”。踐行“以賽促學、研教融合”模式,連續四年指導學生參與科研立項和學科競賽,成立“青春風向标”工作室,構建“朋輩領學+個性化輔導”體系,舉辦“我與榜樣面對面”等活動,發布推文40餘篇,項目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項立項。作為第一指導教師,帶領學生獲國家級競賽獎1項、省級1項、校級3項,指導發表論文3篇,所帶學生獲國家獎學金3人次,6人考入雙一流高校。創新勞動教育載體,構建“三層階梯式”實踐機制,撰寫實施方案,策劃“勞動教育微講堂”。積極構建“家校社”協同機制,聯合企業導師、校友開展職業規劃講座等20餘場。建立“三級心理預警”機制,成功幹預危機事件6起,指導學生在心知大賽中獲二等獎,學院心協獲評優秀。
注:文章來源于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官網